隆波帕默尊者法谈摘录
2023年5月20日
(二)
实修是不难的。首先,我们应该用心持守好五戒,五条戒律足矣。等到你体证了二果斯陀含以后,取证三果阿那含的时候再去受持八戒也不迟。
五戒是非常重要的!在八支圣道中,跟戒有关的部分——如果你好好体会,你会发现其实都是五戒。比如,正语是第四条戒;正业是第一条、第二、第三条戒;正命其实就是以第一、二、三、四条戒来谋生过活。至于第五条戒,那是属于培养觉性的版块了。因为如果我们吸毒或是酗酒成瘾,培养觉性势必会很难。所以,真正必须持守的就是五条戒。自己用心守护即可,不需要跟僧人去求,求光了,他们自己也没有了,那可就难办咯。
我们应该下定决心,让自己的五戒持受到最佳程度,因为我们有时候会失误,有时候会破戒,有时即是还没有到破戒的程度,但也有所欠缺。大家要慢慢去训练自己,起先所做的就是用心持戒。
如果我们想要戒行清净,除非具足觉性,否则一旦觉性有所缺失,贪嗔痴就会控制我们,导致我们破戒。因此,戒啊,训练的初期是持守五条。然而一旦懂得了如何持戒,那仅持一条即可——也就是,以觉性去呵护心;而后,所有其它的戒行自会水到渠成。
这不是隆波武断给出的观点。其实隆波已经分享过好几次了,在佛陀的时代,有位僧人曾因信仰心而出家,随后他发现出家需要持守许多戒律,他无法全部做到,甚至都记不住。于是,他面见佛陀,请求还俗,说自己记不住那么多戒条,害怕继续下去会成为不合格的僧人,坏了僧团的名声。
佛陀回应说,如果你无法持受全部的戒,那么能否只持受一条?他说,如果只有一条戒,那他可以持守。于是佛陀指出,要以觉性守护自心,不断地照顾自心:心贪了,知道;心生气了,知道;心迷失了,知道;心散乱了,知道;心萎靡不振了,知道;一旦烦恼生起,有觉性及时地知道,烦恼就会灭去。
灭去的烦恼是没有力量推动让我们去破戒的。比如,生气了,如果我们没有觉性,生气就会控制住心。我们会因而去骂、去打、去杀,去侵犯别人财产,那样就是破戒了。然而如果具备觉性,生气了,我们有觉性感知到生气,生气就会灭掉,于是我们就不会伤害别人、不会偷盗财物、不会邪淫。
我们之所以破戒,是因为彼时烦恼控制了心,但是假如具备了觉性,不断地及时了知自心——(无论)什么烦恼生起,知道;无论什么烦恼生起,又知道;这样我们就可以具备自动自发的戒!
未完待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