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波帕默尊者法谈摘录
2023年5月20日
(六)
开发智慧在实修阶段也有两部分:一部分是初步阶段的开发智慧,另一部分是开发毗钵舍那(内观)的智慧。
初步阶段的开发智慧是,一旦心安住了,我们觉知,比如当下的心有力量、有禅定,仰赖于听隆波讲法,心是善的。心有快乐,安住了起来。感觉到了吗?身体坐着!试着点点头。感觉到了吗?身体在动!看到了吗?动的身体是被觉知、被观察的对象,身体是被觉知、被观察的对象,知者、观者就是那个安住的心,它是知者、观者,我们不需要寻找安住的心。
隆布敦长老说:“以心觅心,纵使一劫(宇宙生灭一个周期)也无果。”因此不需要找它,我们只需要——迷失了,知道;迷失了,知道;那样自会获得安住的心。一旦获得了安住的心,不要止步于此。接下来透过直接观察来开发智慧,这个身体是被觉知、观察的对象,身不是心,心是知者、观者,或者观得更细一点,身体里也有感受,也就是苦乐感,苦乐感并不是身体。比如刚开始坐的时候还是舒服的,时间久了就酸痛起来。看到吗?酸痛跟身体是两个不同的部分。身体坐在这里,然后酸痛掺杂了进来。身体以及体内的酸痛,都是被觉知的对象,而心是知者、观者。
我们继续看下去,更细一点就会看到:苦乐并不只存在于身体里,其实也一直存在于心里,这个心:一会儿乐,一会儿苦,一会儿不苦不乐。有三种情况:一会儿乐、一会儿苦、一会儿不苦不乐。快乐生起时,如果有安住的心,我们就会看到心里的快乐是被觉知的对象,不是我,它是被觉知的对象,心则是觉知它的“人”,心里的苦也是被觉知的对象,心是觉知它的“人”。
慢慢地训练,这实际上是分离蕴、分离名色。比如看到身体是一个部分,知者之心是另一个部分,这就是能够分离色与名了。我们看到身体跟体内的苦乐是不同的部分,知者的心又是另一个部分,这就是能够分离名色了。或者看到,心里的苦乐,善与不善不停地循环变化,我们看到苦乐也是被觉知、观察的对象,苦乐不是心,而是来了就去的现象。
好或坏,比如贪嗔痴,或具有功德的善心,也不是我、不是我的,是被觉知的对象。比如生气生起的时候,如果会修行就可以看到是心生气,不是我生气,在感觉里面有生气生起了。生气冒出来了,是被觉知、被观察的对象。生气不是心,心是知道生气的“人”。一旦能把这一点分离开,称之为在初步地开发智慧。
之后就契入毗钵舍那的智慧、看到三法印了,这之前还没有看到三法印,这时候只是把称为“我”的事物分成一部分、一部分。身体是一个部分(色蕴),身的感受、心的感受,是另一个蕴,另一部分,好、坏的造作又是另外一个蕴,称之为行蕴。而心是识蕴,这样就是分离蕴、分离名色、分离蕴界,属于初步阶段的开发智慧,是契入毗钵舍那的智慧前的阶段。
一旦我们分离蕴了,就接着去看每个分离出来的部分都在示现三法印。坐着的身体,时而呼气,时而吸气。呼气的身体,是无常的,吸气的身体,是无常的。为什么必须要呼气?为什么必须要吸气?是为了要逃离苦,只是一味地呼气,就会苦,必须吸气来解除。只是一味地吸气也会苦,也必须要呼气来解除苦。
哦,这个身体有的只是苦啊!身体是物质元素的集合。一直有元素流入流出。身体是物质,是元素的集合。不是人,不是众生,不是我,不是他。身体从未说过它是我,手说过手是我吗?没有,是心自说自话,自己的冒领。实际上,手是什么?是物质,属于世间的物质现象。
我们训练自己不停地这样体会,看到身体是无常、苦、无我的,不是我,不是我的,这就属于修习毗钵舍那的阶段了,也就是看到三法印。
在看到感受,也就是苦乐的感觉在体内生起时,看到苦、乐、不苦不乐在心里生起时,我们就去看。
起先已经看到了苦、乐或不苦不乐,它们不是心。是被觉知、被观察的对象,一旦我们继续看下去,就会看到快乐是无常的。来了就走,痛苦是无常的,不苦不乐的心也是无常的。这是看到「无常」。或者,看到快乐是不恒常的,苦也是不恒常的,被逼迫着要消失,这称为「苦」的法印——它被逼迫着要消失。我们的心是乐是苦,身体是乐是苦,我们命令不了、控制不了,称之为看到了「无我」。
这就是契入「毗钵舍那」,看到了三法印,是看到,不是想、思惟,如果在想、思惟,就不是毗钵舍那,必须真的看见:这个身体是无常、苦、无我的。真的看见感受,即苦、乐、不苦不乐,是无常、苦、无我的。真的看见所有的善、不善——贪嗔痴,是无常、苦,无我的,不停地去观察、体会。比如生气的时候,有人会说:呃,为什么生气是恒常的,存在那么久呢?事实上,是因为觉性跟禅定不够,如果觉性、禅定足够,觉性捕捉到生气,生气马上灭去。但如果觉性还不是真的具有力道,这样的觉性就有冒名顶替的嫌疑。
生气,知道生气后没有灭去,那怎么办呢?去观察嘛!生气不是一成不变的,一会儿很强烈,一会儿减弱了,一会儿强,一会儿弱,它同样也示现无常给我们看。慢慢去体会就会知道:所有的境界都是无常、苦、无我的,无论色法还是名法。
不停地去观察、体会,接下来,心就可以总结:凡生起者,必会灭去,我不存在,身体不是我,苦、乐不是我,好、坏不是我,作为知者的心,也不是我。
慢慢训练,接下来就会如此照见。如果心不是我,就再没有什么是我了,我们要能看到心不是我,就简简单单地去观。看到了吗?快乐的心生了就灭,痛苦的心生了就灭,命令让心快乐也不可以,不准心苦也不行,好的心生了就灭,坏的心生了就灭。命令只生起好的心,不让坏的心生起,这是无法阻止、没法控制的。心是知者还是想者,也是无法阻止与命令的。
心是看画面还是听声音,是闻气味还是尝味道,还是感知身体的接触,还是跑到意根去想,也命令不了。我们什么都做不了,它是自行运作的。这么照见就会知道,心本身是无我的、无常的、苦的,而且控制不了。
未完待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