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波帕默尊者法谈摘录
2023年5月20日
(四)
隆波小时候住在运河边,就很喜欢坐在河边看涟漪。知道“涟漪”吗?其实就是细小的波浪。当微风吹来时,水面会泛起细小的波纹,坐着看它,心里会感觉很快乐。心一旦感到快乐,就会宁静下来,而且,看涟漪也不会诱发强烈的烦恼,因此说,并不仅限于40种业处。
如果我们很聪明,就可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所缘。但也不要过度找寻,过度了也会散乱,而要自己去观察和体会,看看我们跟什么所缘在一起会觉得快乐,然后就跟那个所缘同在,只要它不诱发烦恼即可。
有些骂人会觉得快乐,一整天玩脸书或Line觉得快乐,这些都会诱发烦恼,那样的心是无法宁静的,有的只是散乱而已。
因此,我们要选择好的所缘。然后,以平平常常的心去觉知那个所缘。比如修习安般念,现在我们坐着,我们就是以当下普通的心去觉知到身体呼气、身体吸气,并没有跳进去紧盯着呼吸。一旦紧盯呼吸了,那就变成了修习「遍处」。当然那也可以,但是太迂回了。
如果我们是在修习寂止舒适、觉知自己的禅那,那就坐着呼吸,并且觉知到身体在呼吸——身体呼气,觉知;身体吸气,觉知;以平常的心来觉知。几乎所有修习禅定觉得静不下来的人,都是因为心不正确。
我们通常要么有贪心,要么有嗔心,是紧绷和苦闷的。如果禅修业处是以苦闷的心在修习,那样的心没有快乐,是不可能宁静的。因此,就只是用平常心来修习,这是最好的。
修习奢摩他可以获得清明的心:宁静、清晰、透亮。如果我们修习禅定,就会获得这类心。但如果我们以苦闷之心修习禅定,只是在追逐着——如何获得快乐?如何获得宁静?如何才好?如何生起觉性和智慧?这是带着贪心在做,几乎100%的修行人都是如此,所以大家要好好体会这点。
通常我们只要一想到修行,就会开始改造自己的心。平平常常的心,很快就被我们消灭了。我们以为好的修行是必须让心僵硬、迟钝、紧绷,因此动手修行的时候,心就会憋闷,那样怎么做都不会宁静的,因为不快乐,那是带着苦闷在修行。所以要选择所缘,哪个所缘跟它在一起了会觉得快乐,就以快乐、不苦的心(也就是平常心)跟哪个所缘在一起。
比如现在,大家的心是平常的,因为还没有想到修行,所以心是平常的。那么我们就以平常心去看到身体在呼吸,这样很快就会宁静下来。
我们觉知所缘时,假设喜欢呼吸,一旦觉知到呼吸,就会感到快乐,那么就去觉知带来了快乐的所缘。以快乐的心、平常的心、不苦闷的心去觉知。宁静随它,不宁静也随它。我们就是以普通、平常的心去觉知禅修所缘。
不要去干预心,那只会让它苦闷。假如你可以抓住其中的诀窍,那么当你需要修习宁静的时候,一分钟就可以获得宁静。真正娴熟的时候,瞬间就可以宁静。
未完待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