禅定的解剖· 之一、之二
之一 2017年2月11日A 在佛陀的时代,“万佛节”可能没有仪式。佛陀觉悟成佛之后,便有了第一个万佛节——弟 …
之一 2017年2月11日A 在佛陀的时代,“万佛节”可能没有仪式。佛陀觉悟成佛之后,便有了第一个万佛节——弟 …
2017年2月11日A 要想“诸恶莫作”,就要能够战胜烦恼习气。 我们之所以造恶,是被烦恼驱动着去做的。比如: …
2017年2月11日A 禅定是生起智慧的近因,但必须区分清楚——让智慧生起的是“安住型的禅定”,心处于安住的状 …
2017年2月11日 在佛陀的时代,“万佛节”可能没有仪式。佛陀觉悟成佛之后,便有了第一个万佛节——弟子们聚集 …
2017年1月7日 隆波刚开始教法时,有些祖师大德反对,认为隆波教得太难了——教导居士们布施、持戒就足够了,最 …
2017年1月7日 念处分为四大类:身、受、心、法。只是透过观呼吸,也能够提升至四个念处的修习。修习念处,意味 …
2017年1月7日 先坐一下,现在还没有到讲法的时间。坐着呼吸,然后觉知自己。如果不是观呼吸,也可以观照肢体动 …
2017年1月7日 所以,各位不要放下修行,我们并不需要同时修习四个念处,从任何一个念处入手修习就够了。在能够 …
2017年1月7日 那么是如何从安般念——呼气,觉知自己;吸气,觉知自己——契入至念处的修习呢?比如我们此刻正 …
2017年1月7日 29:58—36:54 隆波刚开始教法时,有些祖师大德反对,认为隆波教得太难了——教导居士 …
2017年1月7日 22:40—29:33 我们必须训练:安般念也行,念诵“佛陀”也行,选择任何一个方法,让心 …
2017年1月7日 4:52—14:42 佛陀教导的安般念,如果勤于训练,也就是频繁地正确用功,随后念处就会圆 …
2017年1月7日 14:43—18:58 看见色法、名法的生、住、灭,包括身、受、心、法的生、住 、灭,这是 …
一 2017年1月7日 先坐一下,现在还没有到讲法的时间。坐着呼吸,然后觉知自己。如果不是观呼吸,也可以观照肢 …
2016年6月20日 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,都会碰到比较个人化的具体问题,老师听说今天需要和十个人互动。好,第 …
2016年6月20日 顶礼各位法师!各位同修,大家好! 大家感觉如何?已经过去一天了,听得懂吗?事实上,修行并 …
2016年6月19日C 学员1:老师好!想请教一下,我现在的修行状态怎么样?我是护士,经常要接触病人,有时候感 …
2016年6月19日B 顶礼各位法师!各位同修,大家好。 今天上午的法,能听懂吗?法,难吗?不难的。事实上,法 …
2016年05月14日B 隆波:你的修行已进步了,已领会了修行的原则。学法的时间也够久的了。(隆波笑) 居士1 …
2016年05月14日A 大部分的人在修行的时候,都会干扰心与造作心。原本是应该“及时知道心的造作”,结果却变 …
2016年05月14日A 尚有更殊胜的禅定,仅存于佛教,别处没有。即是“心安住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的禅定 …
2016年05月14日 开发智慧包括两个部分:一部分不属于毗钵舍那,另一部分属于毗钵舍那。 超越毗钵舍那的智慧 …
2016年5月14日B 大家要慢慢用功,修行不难的。 从未修行过的人反而容易些,而修行过的人大部分都会紧盯,一 …
2016年5月14日B 学员问:请隆波开示“缘起法”。 隆波答:“缘起法”非常长,要讲好几个小时,现在没时间了 …
2016年5月13日 觉性与智慧是两个关键词。 曾经听说过“(四)念处”吗?认识“(四)念处”这个词吗?修习四 …
2016年5月13日 所有的人类与众生都不知道实相:此身是苦,此心是苦。 以凡夫为例,我们会觉得这个身体是时苦 …
2016年5月13日 事实上,佛教是属于所有人的。也可以说,佛教并不是宗教。佛教是一门学科。让我们学习:苦从何 …
2016年5月13日 觉性会及时的知道——有什么生起在身,有什么生起在心。比如念诵“佛陀、佛陀”,心跑掉了,及 …
2016年5月13日 大家不要觉得修行是很神秘的事,也不要以为修行很难,修行就是学习自己。最开始,要有学习的对 …
2016年5月13日 慢慢去用功。修习任何一种禅法训练觉知自己——心迷失了,知道;心紧盯了,也知道。及时的知道 …
2016年5月13日 智慧也有几个等级:初级智慧、中级智慧与终极智慧。据经典记载:初果须陀洹,二果斯陀含两类圣 …
2016年5月13日 仅有觉知是不够的,必须还有喜悦。好的心,是“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。如果换作现代语言应该 …
缘起2015年9月22日 那日在老阿姨家中,我和阿姜巴山说,因为留在泰国的时间比较多,也有机会亲近善知识,有机 …
一 2015年9月14日 46分20秒∼1小时52分08秒 今天要为大家讲述一位尊者的简传,让大家了解他在佛法 …
1诸法之根源是“如理正思维”,即善巧地自我审查:未曾有过觉性,如何做将会生起觉性?未曾有过戒,如何做将会有戒? …
01如果没有佛陀,就不会有“毗钵舍那的修行”,这是佛陀寻找到的方法,仅仅在佛教里才有的教导。布施、持戒、修习禅 …
2014年8月23日凌晨4:50分,隆波甘恬长老圆寂。值此之日,翻译长老的法宝以供养佛法僧,并且供养与顶礼长 …
2014年7月11日 事实上,修行并不难。牢牢地抓住修行的核心原则,让自己变成观者,观身在工作,观心在工作。我 …
2014年4月26日 居士们,大家吉祥如意!现在可以照相,但是一旦开始讲法的时候,就不要再照了。 ——请!请! …
2013年7月21日 真的很遗憾,以前佛法在中国那么鼎盛,有人体证过如此高深的法,如今居然消失了! 我们具备福 …
2013年7月21日 毗婆舍那的意思是——看见。但有些人需要用念头(思维)来热身,来思维身体——毛发、指甲、牙 …
隆波蒲尊者的教导(1) 2013年7月21日 以前隆波跟随过大师隆波蒲长老,这里有他的照片,他以前定期来这里。 …
2013年7月21日 我们在中国的最后一天,参观了慧能大师的寺庙,很多地方都有石刻的中文字碑,包括门上和墙上。 …
2013年7月21日 一旦心醒了,接下来的工作并不是到此结束! 醒来就够了——是许多人的误解。他们以为只要保持 …
2013年7月21日 心(它)跑了,知道;但是别阻止它。放任它跑掉,之后再知道,这是修习禅定(三摩地)的秘诀。 …
2013年7月21日 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始终动荡不安,不与自己在一起,只对外面的世界有兴趣!隆布敦称为“心往外送 …
2013年7月21日 在美国讲法时,看到那里的人的进步。大约三十年前,隆波也去过美国,当时,那里只有禅定、紧盯 …
2013年6月30日 愿各位吉祥如意! 佛法并不难。佛法就是认识我们自己。所谓的我们自己,也就是身与心。 我们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