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以真正的恭敬心来听法!
2013年6月30日 在隆波讲解具体的细节之前,我们先约定一下规则。隆波所讲的法是源自于佛陀,并且经由师父们代 …
2013年6月30日 在隆波讲解具体的细节之前,我们先约定一下规则。隆波所讲的法是源自于佛陀,并且经由师父们代 …
2013年5月8日 เจริญพรทุกท่าน各位吉祥如意!ก่อนหลวงพ่อจะเทศน์นะ บอก …
2013年5月5日 总结如下:第一步,持守五戒。每天持守五戒,心就会慢慢有快乐。想到持戒,心会舒坦、满足而容易 …
2013年5月5日 修行的方法不计其数,核心原则却仅有一个:有觉性,以安住且中立的心,照见身心的实相! 无论方 …
2013年5月5日 (诸位)已经找到座位了。接下来,让心回来找到自己鲜活的生命。 修行没有更多的(内容)。第一 …
2013年5月5日 解脱的第三条路是:禅定和智慧同步。如果禅定与智慧同步,就会直接进入“一心”。 如果先训练禅 …
2013年2月24日 阻碍修行的敌人有两个:第一个,迷失。对治的方法是及时知道。修行任何禅法之后,心迷失去想别 …
2013年2月24日 若想观察到自己的身与心,首要的前提是“别走神”。何时走神了,就会有身忘记身,有心忘记心。 …
2013年2月24日 隆波不建议大家以“博采众长”的方式学法。有些人喜欢这里听法,那里参禅,不断变换,到头来却 …
2013年2月24日 这是隆波第一次在赛马场讲法,可以宣布“佛法”为获胜方。 其实大家看起来并不像是赌马客,根 …
2013年2月24日 让我们先来看看“须陀洹的法”。在成为阿罗汉之前,必须先成为须陀洹。有些人急于求成,去问祖 …
2013年2月24日 须陀洹圣者照见真相:世界空无自性——此身非“我”;苦乐非“我”;各种记忆与界定均非是“我 …
2013年2月24日 慢慢的练习与用功。等到某天智慧具足了就会看见实相:“我”不存在。此身只是物质元素,就像是 …
01 佛教的第一门学科,称为“戒学”。最简单的持戒方法是:当烦恼在心中生起时,及时地知道。 2012年9月7日 …
01去觉知自己,观身工作,观心工作。哪天心力充沛,就去观心;哪天心力不够,观不了心,就去观身。身体是心的家。 …
1 粗重的烦恼习气,以戒战胜;中等的烦恼习气,以禅定战胜;微细的烦恼习气,必须以智慧战胜。对戒、定、慧来说,都 …
1 心学,最为首要。首先,要知道何谓善心,何谓不善心。 其次,发展哪些善心,是为了获得宁静,发展哪些善心,是为 …
chapter / 01记住这条原则:若能观心,就去观心;若无法观心,就去观身;既无法观心,又无法观身,则修习 …
2010年11月14日00:00:45~00:01:37 1、很多人的修行之路坎坷崎岖,只因一直追寻快乐、宁静 …
1我们对“道谛”的职责是“提升”。 2010年11月14日00:16:28~00:16:30 2正见:正确的见 …
24我们可以观到的心是不多的。都有些什么心?贪心、嗔心、迷失的心。感觉到了吗?一整天都有。其中什么心最多?迷失 …
/01/心念处,即持续地紧随着观心。 紧随而观是指:各种境界或状态在心中生起之后,才去知道。而非守株待兔式地等 …
1 能够让真正的觉性与智慧生起,从而使道与果生起的修行原则,其实并不复杂,就只有一丁点:有觉性,以安住且中立的 …
1烦恼习气有三个级别:粗重级,即贪、嗔、痴,以戒战胜; 中等级,即五盖,以禅定战胜——心与自己在一起,心不散乱 …
1.>>> 2008年2月2日<<< 曾经这样写过: “今日就启程,赶在时 …
2000年1月7日 15:41 有相当多的朋友跟着我修行,这让我有机会了解到很多问题。比如:有人害怕,说如果没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