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微细的烦恼是一副善法的面孔,极为可怖!
2017年2月18日A 从九世皇的时代起,泰国人开始习惯于排队去顶礼瞻仰,现在则是去顶礼瞻仰新晋的僧王,同样也 …
2017年2月18日A 从九世皇的时代起,泰国人开始习惯于排队去顶礼瞻仰,现在则是去顶礼瞻仰新晋的僧王,同样也 …
2017年2月18日A 心的宁静状态有几种形式:稍稍宁静、非常宁静与深邃的宁静,这里有几种级别:刹那定、近行定 …
2017年2月18日A 在开发智慧的阶段,要以安住的心——成为“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的心,去开发智慧;而在心 …
2017年2月18日A 今天有西方人前来听法,其中有好几个人已经“醒”过来了。 心的训练包含两个阶段:第一个阶 …
2017年2月18日A 隆波从儿时开始训练禅定,拥有“知者”的心之后,身体感甚至完全消失。唯有“知者”的心在, …
2017年2月18日A(18’36″-25’37″) 在开发智慧的阶段,必须先要分离名和色。比如,看见身体坐着 …
禅定(一):邪定、错误的禅定是怎样的? 2017年2月11日A 西方人喜欢修习禅定,他们以为修习禅定以后,生命 …
2017年2月11日 A 5:40 – 13:36 西方人喜欢修习禅定,他们以为——修习禅定以后, …
2017年2月11日A 要想“诸恶莫作”,就要能够战胜烦恼习气。 我们之所以造恶,是被烦恼驱动着去做的。比如: …
2017年2月11日A 禅定是生起智慧的近因,但必须区分清楚——让智慧生起的是“安住型的禅定”,心处于安住的状 …
2017年1月7日 隆波刚开始教法时,有些祖师大德反对,认为隆波教得太难了——教导居士们布施、持戒就足够了,最 …
2017年1月7日 念处分为四大类:身、受、心、法。只是透过观呼吸,也能够提升至四个念处的修习。修习念处,意味 …
2017年1月7日 先坐一下,现在还没有到讲法的时间。坐着呼吸,然后觉知自己。如果不是观呼吸,也可以观照肢体动 …
2017年1月7日 所以,各位不要放下修行,我们并不需要同时修习四个念处,从任何一个念处入手修习就够了。在能够 …
2017年1月7日 那么是如何从安般念——呼气,觉知自己;吸气,觉知自己——契入至念处的修习呢?比如我们此刻正 …
2017年1月7日 29:58—36:54 隆波刚开始教法时,有些祖师大德反对,认为隆波教得太难了——教导居士 …
2017年1月7日 22:40—29:33 我们必须训练:安般念也行,念诵“佛陀”也行,选择任何一个方法,让心 …
2017年1月7日 4:52—14:42 佛陀教导的安般念,如果勤于训练,也就是频繁地正确用功,随后念处就会圆 …
2017年1月7日 14:43—18:58 看见色法、名法的生、住、灭,包括身、受、心、法的生、住 、灭,这是 …
2016年05月14日B 隆波:你的修行已进步了,已领会了修行的原则。学法的时间也够久的了。(隆波笑) 居士1 …
2016年05月14日A 大部分的人在修行的时候,都会干扰心与造作心。原本是应该“及时知道心的造作”,结果却变 …
2016年05月14日A 尚有更殊胜的禅定,仅存于佛教,别处没有。即是“心安住成为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的禅定 …
2016年05月14日 开发智慧包括两个部分:一部分不属于毗钵舍那,另一部分属于毗钵舍那。 超越毗钵舍那的智慧 …
2016年5月14日B 大家要慢慢用功,修行不难的。 从未修行过的人反而容易些,而修行过的人大部分都会紧盯,一 …
2016年5月14日B 学员问:请隆波开示“缘起法”。 隆波答:“缘起法”非常长,要讲好几个小时,现在没时间了 …
2016年5月13日 觉性与智慧是两个关键词。 曾经听说过“(四)念处”吗?认识“(四)念处”这个词吗?修习四 …
2016年5月13日 所有的人类与众生都不知道实相:此身是苦,此心是苦。 以凡夫为例,我们会觉得这个身体是时苦 …
2016年5月13日 事实上,佛教是属于所有人的。也可以说,佛教并不是宗教。佛教是一门学科。让我们学习:苦从何 …
2016年5月13日 觉性会及时的知道——有什么生起在身,有什么生起在心。比如念诵“佛陀、佛陀”,心跑掉了,及 …
2016年5月13日 大家不要觉得修行是很神秘的事,也不要以为修行很难,修行就是学习自己。最开始,要有学习的对 …
2016年5月13日 慢慢去用功。修习任何一种禅法训练觉知自己——心迷失了,知道;心紧盯了,也知道。及时的知道 …
2016年5月13日 智慧也有几个等级:初级智慧、中级智慧与终极智慧。据经典记载:初果须陀洹,二果斯陀含两类圣 …
2016年5月13日 仅有觉知是不够的,必须还有喜悦。好的心,是“知者、觉醒者、喜悦者”。如果换作现代语言应该 …
2014年4月26日 居士们,大家吉祥如意!现在可以照相,但是一旦开始讲法的时候,就不要再照了。 ——请!请! …
2013年7月21日 真的很遗憾,以前佛法在中国那么鼎盛,有人体证过如此高深的法,如今居然消失了! 我们具备福 …
2013年7月21日 毗婆舍那的意思是——看见。但有些人需要用念头(思维)来热身,来思维身体——毛发、指甲、牙 …
隆波蒲尊者的教导(1) 2013年7月21日 以前隆波跟随过大师隆波蒲长老,这里有他的照片,他以前定期来这里。 …
2013年7月21日 我们在中国的最后一天,参观了慧能大师的寺庙,很多地方都有石刻的中文字碑,包括门上和墙上。 …
2013年7月21日 一旦心醒了,接下来的工作并不是到此结束! 醒来就够了——是许多人的误解。他们以为只要保持 …
2013年7月21日 心(它)跑了,知道;但是别阻止它。放任它跑掉,之后再知道,这是修习禅定(三摩地)的秘诀。 …
2013年7月21日 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始终动荡不安,不与自己在一起,只对外面的世界有兴趣!隆布敦称为“心往外送 …
2013年7月21日 在美国讲法时,看到那里的人的进步。大约三十年前,隆波也去过美国,当时,那里只有禅定、紧盯 …
2013年6月30日 愿各位吉祥如意! 佛法并不难。佛法就是认识我们自己。所谓的我们自己,也就是身与心。 我们 …
2013年6月30日 在隆波讲解具体的细节之前,我们先约定一下规则。隆波所讲的法是源自于佛陀,并且经由师父们代 …
2013年5月5日 总结如下:第一步,持守五戒。每天持守五戒,心就会慢慢有快乐。想到持戒,心会舒坦、满足而容易 …
2013年5月5日 修行的方法不计其数,核心原则却仅有一个:有觉性,以安住且中立的心,照见身心的实相! 无论方 …
2013年5月5日 (诸位)已经找到座位了。接下来,让心回来找到自己鲜活的生命。 修行没有更多的(内容)。第一 …
2013年5月5日 解脱的第三条路是:禅定和智慧同步。如果禅定与智慧同步,就会直接进入“一心”。 如果先训练禅 …
2013年2月24日 阻碍修行的敌人有两个:第一个,迷失。对治的方法是及时知道。修行任何禅法之后,心迷失去想别 …
2013年2月24日 若想观察到自己的身与心,首要的前提是“别走神”。何时走神了,就会有身忘记身,有心忘记心。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