饥饿的心会苦!
2017年8月13日A 当我们洞悉到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,接下来,心契入真正的寂静与祥和,这是源于洞见到身与心的 …
2017年8月13日A 当我们洞悉到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,接下来,心契入真正的寂静与祥和,这是源于洞见到身与心的 …
2017年8月13日 大家准备好了吗? 我们一定要训练到极为娴熟的程度。在迷失的时候,必须能在三秒钟之内百分之 …
2017年8月13 大家准备好了吗? 我们一定要训练到极为娴熟的程度。在迷失的时候,必须能在三秒钟之内百分之百 …
2017年8月13日 居士20:我想知道自己是否证得了道与果。 隆波:没有。 体证道与果的圣者并不是超人,而是 …
2017年8月13日A 阿罗汉只有身苦,再没有心苦。而凡夫,或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的圣者,既有身苦也有心苦,身与心 …
2017年8月13日A 要不断地观察与体会自心,进而生起智慧,届时我们就会明白,每一次有“想要”,每一次都有苦 …
2017年8月13日A 修行从体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直到四果阿罗汉,全都源于探究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。探究身的实相 …
2017年8月13日B(15:33-22:15) 如果真的自我观察,就可以自助。但如果观察过于草率和肤浅,坚信 …
2017年8月13日B(6:40-15:32) 隆波最后一次顶礼隆布敦长老大概是在1983年9月。长老教导说: …
2017年8月13日A 22:29–28:45 临终时,身体即将死去,阿罗汉不会动摇,因为知道“苦”要死了,“ …
2017年8月13日A 法谈摘录一05:51~06:34心的寂静祥和,源自于去知道、去看见身的实相和心的实相。 …
2017年8月13日B 法谈摘录一02:55~03:08隆波反复强调:修行啊,不用问太多!问得太多,根本不会懂 …
2017年8月13日A 心的寂静祥和,源自于去知道、去看见身的实相和心的实相。这样的寂静,也就是“涅槃”!涅槃 …
2017年8月12日B 中国人和泰国人之间的差别,仅凭看脸是区分不了的。其实泰国人是混血儿,具备好几个民族的血 …
2017年8月12日A(16:32-26:50) 修行有两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在固定模式之中修行;第二部分是在日 …
2017年8月12日B( 7:02-14:06 ) 佛教并不关注一个人的出身是高贵还是贫贱,即使是国王出家,也 …
2017年8月12日A 但要训练让觉性变快,眼睛看、耳朵听、鼻子嗅、舌头尝、身体触,行、住、坐、卧等等,都要去 …
2017年8月12日B 法谈摘录一05:47~06:58真正的佛教徒——并不取决于我们出生在哪个国家,不取决于 …
2017年8月12日B 中国人2:中文提问中…… 隆波:这个人已经进步了,但是现在的心跑到了隆波这里。好啦,让 …
2017年8月12日B 中国人1:隆波在去年曾经指导她观照身体的呼吸,但是她觉得自己仍然不会观,请隆波指导。 …
2017年8月12日B 要想让心接受实相,必须常常带领心去看清实相。苦就在身,苦就在心。如果常常觉知身与心,就 …
2017年8月12日B 不明白世间实相、不懂得生命实相——这样的心才会苦。 比如,我们一定会老,这是事实。我们 …
2017年8月12日B 佛教并不关注一个人的出身是高贵还是贫贱,即使是国王出家,也要去顶礼在他之前出家的人。事 …
2017年8月12日A 修行有两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在固定模式之中修行;第二部分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。 最重要的 …
2017年8月12日A 倘若我们的心还没有契入中道,就无法学法。真正的中道是什么样呢?就是自然、平常、普通的心 …
2017年8月12日A 事实上,有两类人学法与修行起来比较难。第一类人,他们自认为修行就是改造自己的心,这类人 …
2017年8月12日A (一)法无法依靠思维与念头来学习也无法依靠打压身、打压心来学习就是这两种做法让我们的修 …
2017年7月8日 什么东西在缺失觉性?此刻有觉知吗?感觉到了吗?大家的心开始有了力量,有没有感觉到?感到心有 …
2017年7月8日 大家觉得过瘾吗?比上午过瘾吧?今天上午怎么啦?今天上午是否感觉到天一下雨,心就会……(隆波 …
2017年7月8日 什么东西在缺失觉性?此刻有觉知吗?感觉到了吗?大家的心开始有了力量,有没有感觉到?感到心有 …
2017年7月8日 稍后僧众会念经,大家这个时候就修习安般念,边听僧众念经,边有觉性去觉知——觉知自己的呼吸。 …
2017年7月8日 讲法已经半小时,差不多了, 这半小时的内容如果用于实践,一生甚至几生都够用了,只要不半途而 …
2017年7月8日 看,是什么在笑?还有觉性吗?大家已经失去觉性了。大家随时准备放任,感觉到了吗?一旦有什么可 …
2017年7月8日 修习四念处的时候是带着觉性的,即具备了念觉支。念觉支是指四念处的觉性,而非普通的“觉性”。 …
2017年7月8日 安般念有数种形式:第一种形式是聚焦于呼吸本身,直至呼吸停止乃至变成光明,这称为“遍作相”; …
2017年7月8日 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,可以观呼吸。既然我们已经在呼吸了,就不要平白无故地浪费掉。 “观呼吸 …
2017年3月19日 修行分为两种:奢摩他与毗钵舍那。修习奢摩他需要有所为:心不好,令其变好;心不快乐,使其快 …
关于疾病(1):生病时不要被第二支箭射中! 2017年3月18日 肚子饿的时候,容易生气,感觉到了吗?疲惫的时 …
2017年3月12日 修习奢摩他是为了让心准备妥当以开发智慧。准备妥当而能开发智慧的心,必须是具有善法特质的, …
2017年3月12日 有些人曾经修行过,过去世开发过智慧,一旦心成为独立凸显而安住的善心,诸蕴就会分离——身心 …
2017年3月12日 谁有过自行生起的觉性?请举手。心若牢记境界,就会瞬间捕捉到境界。比如正在走神,走神的一瞬 …
2017年3月12日 大家要逐步去训练,如果心还没有智慧,就要辅助它。比如:一旦觉知自己之后,生气的瞬间,心就 …
2017年3月12日 觉性之所以生起,是由于心能够牢记境界。因此要时常观察各种境界,一旦能够记住境界,在觉性生 …
2017年3月12日 修行的时候,心迷失的方式有两种: 一、迷失于去思维、去造作“故事”而忘了自己; 二、迷失 …
2017年3月12日 怎样才会知道(心)是无贪、无嗔、无痴的呢? 必须认识到:贪是怎样的?必须认识到:嗔是怎样 …
2017年3月12日 事实上,佛法并不难。 有些人听过很多法,觉得佛法浩如烟海。但当他们想要实修时——要做什么 …
2017年2月18日 我们的工作包含两项:一项是训练让心准备好。准备好了的心——首先是有力量的;其次,它具备能 …
2017年2月18日A 噢,谁有什么要说的吗?先把机会给加拿大人。稍等,隆波自己主动检查,不需要做报告。今天比 …
2017年2月18日A 此外还有一种训练让心具有禅定的方法,即训练让心安住,使之用于开发智慧。这有赖于觉性去及 …
2017年2月18日A 下面总结一下,便于西方人记住。 让心准备好来开发智慧,共有两项训练:第一项,训练让心获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