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籍连载 | 禅修入门(二)

隆波帕默尊者 著

简单、平常、普通的——称之为法

第二篇

事实上,人的苦就存在于身与心之中。我们学法的道场就是身和心,无须向外驰求。相反,我们应该通过回观自己的身与心来学习。学习方法并不复杂,只需要仔细观察与了解自己的身和心,甚至仅仅简单地从观察身体入手即可。

首先,让心轻松自在,不要让心感到紧张和有压力。别想着“我要开始修行啦”,而只是观察身体就好。观察以后,知道多少就是多少,看见多少就是多少,这样就够了。

一旦我们的心获得轻松自在,就试着感觉身体或是感觉全身,就像是正在看一个可以走路和活动的机器人:嘴巴可以打开、合上,能够把食物吞进体内,能够把食物的残渣排泄出来等等。如果看着这个称之为“我”的机器人在不停地做这做那,而我们仅仅只是观者。达到一定程度之后,心就会清楚而明白地看见:这个身体不是我,它只是一堆物质元素,不停地动、不停地变,无法保持永恒。而且组成这个机器人的材料也是一直流进流出,从未停止。比如:吸气进来了,之后呼出去;摄取食物和水以后,要排泄,它们并非是一堆永恒不变的物质元素。这样一来,我们内心认为“身体是我”的错误抓取与执着就会逐渐淡薄。之后我们将会看见,还有一个自然的部分是知道身体的那个“观者”,它就寄居在身体里。

一旦清楚照见了身体只是一堆不停变化的物质而不是“我”,就可以进一步观察那个藏在身体里的部分——这是更精微的探究自己的方式。

藏在体内很容易被体会到的那部分是:有时觉得快乐,有时觉得痛苦,有时候则是不苦不乐。比如,当我们觉察这个可以活动的“机器人”来来去去,很快会看见酸、胀、痛、麻、渴或是各式各样的苦,它们一个时间段接着一个时间段地出现。一旦那种苦过去,就会有一段时间觉得舒服(快乐)。例如,口渴了,就会有苦产生,一旦喝了水,由口渴所生的苦便灭去。或者坐的时间长了,会觉得酸、胀、痛、麻,觉得痛苦;一旦换姿势或挪位子,酸、胀、痛、麻便会消失,我们会感到苦也跟着消失(又会再次觉得快乐)。

有时候我们生病了,更有机会持续地观察身苦。比如,连续牙痛几天,如果慢慢观察与体会,便会清楚地看到那个痛是依附在牙龈与牙齿上的,然而牙龈与牙齿本身根本没有在痛,身体似乎只是个不会疼痛的机器人,而另有一个“疼痛的事物”潜伏在身体上。

我们将会清楚地照见乐受、苦受以及不苦不乐受,它们不是身体,而是另一个混入身体的事物。重要的是,那类感受是正在被观察与被知道的对象,跟身体是同样的情形。

隆波帕默尊者 写于1999年8月31日14:07

未完待续

Scroll to Top